电工电气

Electrotechnics Electric

现状与展望

  • 车网互动(V2G)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赵健;

    车网互动(V2G)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构建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交换体系。结合国内外V2G技术应用实例,梳理了V2G技术的实现方式与系统架构,介绍了智能双向充电技术、通信协议及控制策略、供需匹配及调度技术、电池退化与寿命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V2G技术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深入研究V2G技术的实现方式、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对于推动能源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交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5年08期 No.332 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设计与研究

  • 考虑价值损耗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刘聪;

    为了直观评估燃料电池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氢耗量和燃料电池寿命,并提升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构建了燃料电池寿命衰减模型与系统氢耗模型,将其整合为混合动力系统的单目标价值损失评价函数,并采用人工旅鼠算法(ALA)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状态机策略、等效氢耗最小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ALA的混合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在控制氢耗增幅的同时显著降低燃料电池寿命衰减速率,从而提升了有轨电车的经济性与耐久性。

    2025年08期 No.332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误差补偿转矩分配函数的SRM转矩脉动抑制研究

    王雷;高亨;张晗广;杜东明;

    开关磁阻电机(SRM)在应用过程中常伴随较大的噪声和转矩脉动。为了解决该问题,将基于误差补偿的转矩分配函数(TSF)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来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通过速度控制器计算出参考转矩,将其与转矩估算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得到转矩误差,并利用该转矩误差对参考转矩进行补偿;基于电流、电压以及转子位置等参数,MPC模块对下一时刻的转矩进行预测,通过将误差补偿的TSF与MPC控制相结合,利用代价函数选择最佳的开关状态,从而精确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基于一台三相开关磁阻电机构建了仿真模型,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显著改善了电机的总转矩脉动情况,有效降低了相电流的平均值,减少了电机的运行损耗,提高了电机的平稳和高效运行。

    2025年08期 No.332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电源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设计

    刘佳伟;席赫;徐文婧;侯欣延;王闯;

    由于轨道交通领域对电源的抗电磁干扰要求较高,故在输入端装有容量较大的滤波电容,导致开机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浪涌电流。通过分析浪涌电流的产生机理,结合现有典型电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NTC热敏电阻和MOSFET器件组合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该设计结合了两种器件的优势并规避了其不足,再通过仿真计算及试验验证了该电路抑制启动浪涌电流效果,能够将浪涌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的3倍以内,有效解决了轨道交通领域板级电源开机过程中浪涌电流较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No.332 20-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交流线引起同塔的嵌入式直流工频感应及直流偏磁研究

    赵继超;李金科;田清;

    针对交流线引起同塔的嵌入式直流工频感应及直流偏磁问题,分析了直流线路上工频感应电流的等值回路和检修状态下交流线路上工频感应电流等值回路的差异,探讨了LCC换流站直流侧工频阻抗的等值方法,给出了直流线路上工频感应电流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江苏扬州—镇江±200 kV嵌入式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计算其直流线路上产生的工频感应电流,研究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对LCC换流变直流偏磁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法与详细建模法感应电流计算值接近,采用简化计算工程上是可行的;嵌入式LCC换流站直流侧工频等值阻抗与直流线路工频阻抗相比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忽略LCC换流站阻抗将使工频感应电流计算值偏大;交直流线路同塔长度越长,换流变直流偏磁越严重,交流线路换位和加装工频阻波器均可显著降低换流变直流偏磁电流。

    2025年08期 No.332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压不对称时的调制策略

    陈友明;党轶凌;刘万里;张秀文;

    为实现三电平逆变器在母线电压不对称时输出良好交流谐波,提出了一种补偿调制策略。从空间矢量的角度分析了母线电压不对称导致交流输出畸变的原因,给出了增设载波幅值调整因子和增设调制波幅值补偿系数这两种补偿调制策略。为避免调制波在幅值补偿过程中的过调制现象,合理设计零序分量对调制波居中处理。在母线电压不对称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偿调制策略在母线电压稳态和动态不对称条件下均具备良好交流输出能力。

    2025年08期 No.33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产品与应用

  • 110 kV电缆中间接头保护装置设计与影响研究

    张亚;陈百通;阮康杰;何佳迅;荆铄涵;程明亮;杨海艳;魏亚婷;

    随着电力电缆的广泛应用,接头防护失效引发电弧爆炸事故显著增加。针对高压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安全失效问题,给出了短路电弧冲击下的防爆优化设计;根据泄能孔不同尺寸仿真设计新型中间接头保护结构,并建立基于等效爆源方法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来优化防爆盒结构参数与泄能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中间接头保护装置显著降低了爆炸冲击波的威胁,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2025年08期 No.33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10 kV大容量车载移动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朱世杰;齐显松;程飞骊;李如壁;

    车载移动变电站可以满足不同应急场景状态下的供电需求。对一种110 kV大容量车载移动变电站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其整体设计方案,分析了模块运行模式与设备选型原则,并阐述了快速插拔技术、可旋转中性点成套装置设计等关键技术。经工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应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025年08期 No.33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VG的海上风电谐波治理研究

    温旭东;章日成;王立华;韩霄鹏;谭得楚;

    为避免海上风电场并网造成谐波超标,影响电网正常运行,对海上风电谐波超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性提出了计及变压器和并联谐波放大效应的海上风电谐波电流治理策略,并给出了在海上风电并网点附近加装具备该谐波治理功能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G)的方案。搭建了PSCAD/EMTDC仿真模型对策略及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及方案能有效治理海上风电场的谐波超标问题,提升了系统电能质量。

    2025年08期 No.33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检验与测试

  • 考虑通信时延和测量噪声的风电场有功优化调度

    郭滨豪;石树杰;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风机疲劳损伤成为风电场运营中的重要问题。针对风机主轴和塔架疲劳损伤的实时计算,提出了一种幅度自适应实时雨流计数法,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的主轴扭矩和塔架推力模型,以准确预测满负荷风机承受的应力,在两者基础上,结合Soft Max函数,构建出Min-Max优化模型,通过固定时隙优化有功功率,以最小化风机组总损耗,并采用交替优化功率和风速的方法降低测量噪声带来的偏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降低了风机的累积疲劳损伤,提高了风电场运行效率和控制平稳性。

    2025年08期 No.332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改进TCN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研究

    赵康伟;迟长春;

    交流接触器的剩余电寿命准确预测对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性意义重大。通过交流接触器加速电寿命试验,获取试品的完整电寿命数据;利用小波变换方法确定了交流接触器分闸阶段的燃弧起始和结束时刻,并据此计算了燃弧信号时域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与燃弧平均功率;提取统计域的均方根、标准差、偏度、波形因子特征参数,然后通过互信息的方法对燃弧期间的时域与统计域融合特征参数进行选择,选择出电压标准差、电压均方根、燃弧平均功率、燃弧能量特征参数,并将这些特征参数作为门控循环单元(GRU)、时间卷积网络(TCN)、改进TCN预测模型的输入完成预测任务。通过对比3个模型预测结果与交流接触器实际电寿命值的拟合度及预测结果的评价指标,得到改进TC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电寿命值拟合度、预测精度较高,且在3个模型中表现最优。

    2025年08期 No.33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工艺与装备

  • 500 kV带电更换悬垂串用电动提线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潘灵敏;王海亮;宋恒东;鲍奕;张瑞曦;

    随着带电作业技术发展,带电更换超高压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已成为一种常规技术手段。对500 k V输电线路传统带电更换悬垂串的方法和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机械丝杠存在操作费力、工效低以及液压丝杠存在漏油、难维护等弊端。研制了一种电动提线装置,其在现有四分裂提线器上加装电动驱动装置,形成一体化结构,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电动提线装置具有动力输出稳定、噪音低、提升过程平稳、工效高等优点,具备近端操控和远端遥控功能,满足带电作业安全性和高效性的需求。

    2025年08期 No.33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标准与管理

  • 电线电缆阻燃标准技术比对分析

    肖永伦;

    随着建筑电气中阻燃电线电缆的大量推广应用,其质量安全也引起广泛关注。依据国内现行的关于阻燃电线电缆标准体系(GB 31247—2014、GB/T 19666—2019、XF 306.1—2007),对阻燃电线电缆的分类及试验要求进行对比说明,分析了各阻燃标准体系技术性能、测试程序要求、命名方式等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标准差异性。指出只有明确阻燃标准与产品特性、试验标准、应用场所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准确地进行产品性能考核和衡量。

    2025年08期 No.332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