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玲;辛超;白惠珍;姚芳;
介绍了交流接触器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定性分析了失效模式下的接触电阻。研究确定静态接触电压和弹跳时间为交流接触器失效预测的电参数;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数理统计学基本理论,建立交流接触器的电接触失效预测模型。
2008年11期 No.13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飞;郑建勇;梅军;
光电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关键设备。介绍了组成光电式互感器的采集器和合并器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合并器实现方案。合理设计了采集器与合并器之间数据传输方式,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处理采样值同步的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光电式互感器的要求。
2008年11期 No.130 13-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詹华;林维明;
功率因数校正(PFC)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已提出的许多整流拓扑使得功率因数接近1。典型的基于Boost功率因数预调节器(PFP)电路的主要缺陷是其输出电压动态响应差,可通过增加输出电压反馈环的转角频率而得到改善,但使得输入电流发生畸变。分析了功率因数预调节器(PFP)的动态行为,在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PFC系统动态响应的设计方法。
2008年11期 No.13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加法;
论述了HSW1-1000万能式低压断路器中的欠电压分励一体化脱扣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介绍了欠电压分励一体化脱扣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控制电路和脱扣器的结构图。所设计的欠电压分励一体化脱扣器能实现欠电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2008年11期 No.130 23-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沈建位;俞慧忠;吾文明;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弧光接地的危害,分析了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工作原理,给出了一次系统图和控制器结构图,并设计了控制器的主程序。通过将弧光接地转化为金属接地,能有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避免弧光接地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该装置已在水泥、钢铁、氧化铝等生产企业应用,效果良好。
2008年11期 No.13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浩;迟长春;
过载保护技术是低压电器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动机、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以热保护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电机的热积累现象,通过求解热平衡微分方程的方法,给出了新的电动机过载保护判据。与常用反时限保护特性相比较,此保护模型更符合负载的实际运行规律及保护要求。
2008年11期 No.13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柏榕;乔毅;
介绍一种采用隔离RS485标准串行接口和标准通信协议的温度控制模块,该模块采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和连续式非线性A/D转换实现非线性校正。硬件电路设计中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I/O资源,采用按位传送方式实现ADC接口电路,采用SPI接口实现DAC和显示器接口电路,有效地减少了硬件连线数量。软件设计时紧密结合硬件资源,充分运用定时时钟,完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显示、键盘操作、串口通信和输出控制等功能。
2008年11期 No.130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